“
诊所品牌并非只是服务、产品、承诺或体验,而是用户与某家诊所打交道的所有经历的总和。
——《齿科洞察》
很多人惧怕看牙医,说自己只要是想到坐在治疗室就头皮发麻,有人说他们是想太多,但事实证明这其实是一种疾病:牙医科恐惧症(dental fear),也有称之为牙科恐惧症的。
根据医学调查表明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则是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都会出现紧张,焦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临床中有80%的口腔疾病患者对治疗心存恐惧,其中50%的人都会选择拖延去医院治疗的时间。
要知道关于口腔和牙齿的事无小事,为了治疗这个疾病,心理干预,宣传科普等手段频频出现。这些是医生们做的事儿,但其实在医院或诊所的设计上做些小小的改善,也可以大大减轻患者们的焦虑和不安。
大多数的牙科诊所设计都是白色的墙和地面,配上冰冷的仪器和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感觉没有什么温度。
而位于台湾桃园的楽心牙医却设计了一间温馨如家的牙科诊所,去过的都说里面很温暖。
到2020年3月,楽心牙医就开业四年,每年他们接待的患者人数达400-600位,而每一位来这里看牙的人状态都是:开心走进楽心,舒适完成治疗。除了医生们高超的技艺外,和环境也有莫大的关系。
楽心牙医的照片墙
他们请了比利时建筑师Germain Canon做诊所设计,而目的只有一个:打消消费者内心的恐惧,建造一间温馨如家的牙科诊所。
沿街而设的诊所,落地窗大玻璃很容易吸引行人的目光。而搭配的浅色半透明则让治疗室和候诊室可以接收到自然光的照射,同时还起到了保护隐私的作用。
走进楽心,所有患者都会喜欢上这个像家里客厅般的候诊室。有患者就在他们的官方脸书上说:一进来气氛超级好,是一个非常舒服优雅的环境,跟以前看牙医冰冷冷的环境很不一样。
和我们常见的白色配置不同,他们选用了原木的家具和地板,配上灰色和豆沙红的沙发和坐垫。
在城市里生活了久的人,对钢筋水泥早已厌倦,喜欢自然惬意的生活,而原木是对自然诠释的一种,让我们可以立即拥有回到森林的感觉。
灰色则是有着让人静下来的魔力,放置在中间的矮茶几,更让人有种家人围坐一起的感觉,多种元素的结合让候诊室的你不再焦虑不安。
而设计师还在候诊室里辟出了一个小空间,专门来拍病人戴牙套前后的对比照片。
他们自己也会在候诊室里开会或学习
再去治疗室看看。一共放置着四个座位,用到了我们熟悉的白瓷砖铺地,但感觉和我们常见的治疗室不一样。这是因为设计师同样在治疗室也用到了原木元素。
用了木柜子来作为的收纳柜,让整体不会过于冷淡。因为沿街设立,天气好的时候,屋外自然光线洒进来,让治疗室看上去神圣又温暖。
而好的设计不只是想着患者舒适,也会考虑医生们的使用。为了让医生更方便转动椅子,他们将每个病人躺的椅子周遭的空间设计成对称且平等的距离。
在一个舒服且方便的空间里,每一个医生都可以静下心来为患者做治疗。
楽心医生治疗时图片
楽心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没有用墙或门来隔开不同区域,而是更多地使用了磨砂玻璃。这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大,同时也少了压抑的感觉。
楽心的整体是一个长方形的设计,而入口处则是在正中间,设计师独具慧眼地在入口处的地方设计了一个藏宝盒–档案室,这里是专门用来放用户的牙套的。
不要小看了这个档案室,它起到了区隔候诊室和治疗室作用,同时还隔开了主要入口以及厕所。
如果说前面的设计在你看来还没什么,那最后的楽心的洗漱间能让你觉得特别。地面一改原木或白瓷砖的风格,而是采用了四种颜色搭配的锯齿状花纹,轻松又活泼。
楽心曾经发过这么一段话:我们致力于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我们为每一位矫正病人准备了个人专属牙刷架,让忙碌的您不用在回诊前匆匆地回家清洁牙齿。
所以洗漱间这面从上到下摆满木制搁架的墙,就是用来放置用户的牙刷与牙膏的,贴心又实用的同时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
翻看楽心的官方账号时,会发现他们他们除了会说些病例外,很多时候在传达他们的理念和想法:提供有温度的咨询,舒适的环境,拥有隐秘性的空间,在拥挤的都市中寻找一股清流,提升舒适度,降低看牙压力。
很多时候人们不敢去看牙医是觉得想到仪器就害怕,不想是感觉自己的牙齿忍一忍就过去了,而不愿意则是因为不想在口腔和牙齿上花太多的钱。所有的这些不敢,不想和不愿意都失去了一个了解口腔健康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一丝隐患。
但一个地方如果可以让患者卸下恐惧,放下不安,愿意去了解口腔和牙齿的重要性,其实比电视里天天喊: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更有效。常常沐浴在阳光下的楽心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做。
在楽心看牙的人每个年龄层都有哦
他们在youtube上有一个宣传短片,名字叫《欢迎回家》,在这里患者可以恢复健康,拥有自信的微笑,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带着家一般的温暖。
很喜欢他们这个相框里写的:细细刷牙,慢慢洗澡,好好睡觉,静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