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几种“完”法

2019年第一次到广州郊区和两广三四线城市去做牙科运营培训,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牙科机构的管理和经营水平比我2012年刚入行所接管的第一家社区诊所还糟糕。当时接管时月均不到10万业绩,但到2019年已经超过80万业绩。

牙科几种“完”法

而眼前这些门诊规模并不小,而在2019年经营状况还如此堪忧:150平米的业绩20万不到;300平米的业绩40万不到,而且几乎没有管理,更没有财务分析…有一家牙科投资300万,做了4年本金还没收回来,更重要是老板自己还不知道本金没收回,不知道自己门诊的准确利润率和盈亏平衡点…

牙科几种“完”法

不得不说,牙科应该仍然是“黄土十年”,为什么是土呢?因为“土生金”,也就不难解释有些牙科在吃土,有些牙科在生金!

牙科几种“完”法

公立机构除外,民营而言:牙医自己坐诊的个体小诊所,或者几位牙医都在坐诊的中小型门诊,又或者有成熟运营团队、标准化体系和医生资源充足的连锁机构、口腔医院,都活得很潇洒。因为这些机构坚守了最根本的“医疗本质”,重视医生团队和医疗技术,重视客户口碑。

牙科几种“完”法

目前国内牙科行业如同春秋战国的末期,那些曾经靠办证优势快速扩张、靠流量红利和区域内垄断经营的较大规模的口腔门诊、多店拼凑而成的形式上的连锁,靠挂职飞刀和噱头包装但实际上内部医疗资源很一般的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把趋势当成自己经营成功的“老板”,又或者盲目扩张为了吸引资本并且不惜牺牲主业的做法,这些牙科机构现在正在“吃土灰”。

牙科几种“完”法

所有违背自然规律的东西必然会被淘汰出局!无论是规模多大,资金如何雄厚,资源如何丰富,如果不注重客户口碑、不注重服务、不注重医生的培养,一味通过“手段”或“机会”赚快钱,或者梦想着轻而易举就能上市搞资产运营,走向衰退和倒闭也就不足为奇!

牙科几种“完”法

“一本万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基本的“本”都没有,这个本不是本钱,而是盈利模式和盈利的单店。只有建立在这个“本”的基础上再复制连锁,才可能有“万利”!爱尔眼科的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

牙科几种“完”法

回归到牙科,竞争环境的变化必然需要运营模式的变化来应对,目前绝大多数小门诊或者多店,都是牙科老板和门诊主任通过自己创收在养活一个团队,看似利润不错,实际上是在赚自己的提成。但门诊一多,你还能靠少数几个人养活更加庞大的团队和高涨的房租成本吗?所以,很多牙科老板开始叫苦连天,但要想破局,又没有切实的破局办法,因此当下出现的转让、倒闭等潮流也就很正常。

牙科几种“完”法

中小门诊或多店机构到底路在何方呢?

首先你的重新重视起优秀医生稳定性,要把精力放在选拔和培养、保留优秀医生资源上。

要学会忘记,忘记曾经的成功,学习新的经营思维。环境变化了,你还停留在曾经的思维模式中,如何不落后?如何不被淘汰?不符合逻辑啊?

要学会放弃,放弃不切实际的暴富野心,牙科不是一个暴富的产业,换而言之成功的大型连锁或上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功的。

要重视运营,运营什么时候都重要,只是红海竞争环境下尤其突出。运营人才、运营体系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要重视专业,专业不仅仅是牙医,各个岗位都有各自的专业。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技能都必须要重视,真正的专业不仅仅是如何“修理牙”,而是整个价值创造链上的所有岗位都得专业化和职业化。

牙科几种“完”法

篇幅有限,我瑾代表个人所看到的、以及所培训和服务过得牙科及牙科老板,做一些基础的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