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需要什么证书

牙科医生必须要具备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或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是从业必备证书,考生满足学历专业及工作经验等条件可报考,具体如下:

1、报考条件

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学历;

2)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2、考试科目

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

2)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六站式考试方式,考生需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

3)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考试时间共计1天,分为2个单元,上午和下午各考1个单元,每单元均为2个小时。

口腔和牙科诊所运营管理-我的家人是否有“免费”的牙齿清洁或没有患者来?

很多门诊将自己主打的引流项目价格定得很低,洁牙19.9元,甚至免费洁牙。

但是并没有收获相对应的引爆市场的效应,甚至连引流项目本身带来的流量都不理想。 微信搜索口腔一点通,进入口腔门诊运营管理资料下载

那么来看看下面这些弯路你是不是都走过了。

01、免费不一定吸引人

很多机构打出“免费洁牙”的招牌后,就会觉得患者一定会源源不断地上门,哪怕不进行开发,对机构有了解认知也是可以的。

但事实上消费者心里会觉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基本上可以同隐形消费、强制消费划上等号,这种心态反而会让患者拒绝上门,让引流项目无法发挥本应有的效果。

02、可选项目少

机构在定引流项目的时候如果仅仅限制在洁牙上面,那么带来的流量自然不如多个项目同步进行。在制定引流项目的时候可以多一些项目,比如涂氟、窝沟封闭,包括价格稍高一些的补牙项目,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拓宽消费范围,起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03、医护不重视

很多医生甚至咨询师在接诊这种低价引流项目的时候都不会认真对待,不去进行深度开发,总觉得购买这种低价项目的患者没有开发价值,这样反而会导致患者体验差,自然也就不会有二开或者再次消费的欲望了,甚至还会影响到机构的名誉。

如何让引流项目不仅是引流

1、提升项目价值– 微信搜索口腔一点通,进入口腔门诊运营管理资料下载

即使患者是免费体验或者低价购买的项目,我们也要拔高整个项目的价值,在接诊过程中强调洁牙或者其他项目所带来的效果,让洁牙不仅是洁牙,并且让患者会有一种“占了便宜”的心理,从情感上留存患者。

2 、注意细节体验

医护在接诊的时候,不要因为引流项目价格低而去敷衍了事,如果患者在小项目的体验感都很差的时候,那么自然会留下这个机构糟糕的印象。

因此在接诊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通过这种低价引流项目来体现机构的“专业形象”和“服务形象”。

3、接诊流程系统化

机构针对于引流项目到院的患者,可以有相对应的接诊流程,比如某一渠道的患者分析,大致年龄与消费水平等,这类人群的二开率和复诊率如何,转介绍率是否高,从各种维度去做到更加准确的服务。

牙医和牙科机构之间的劳动争议已经正常化。一位28岁牙医的月薪高达58000英镑

近期有位正畸医生向小编爆料,称自己在从机构(某著名口腔连锁)离职后被要求返还在职时的部分“提成和奖金”,原因是离职后他在机构接诊的正畸顾客未完成全部正畸过程。

据透露,该机构拿出一份他从未见过和签字的“奖金协议”,并据此要求他退还从提出辞职到完成离职期间几个月的奖金和提成。由于只有医生单方面提供的信息,各种是非曲直难以做出完整判断,只能静待双方在已对薄公堂后静候法院判决。

而从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相关案例来看,牙医和口腔机构的劳资纠纷可谓花样百出,透露的信息量也值得玩味。

在裁判文书网以“口腔”“医生”“劳动”为关键词搜索民事案由,共有2956篇文书被公示,并在2020年有数量最多的485篇。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医从机构离职后,以在职时未签订劳动合同、机构未缴纳社保、拖欠工资等为由,要求法院确认自身和机构的劳动关系成立并补缴社保和索赔等,追偿加班费和绩效工资更是成为常态。

以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6月宣判的一起医生和口腔机构追索劳动报酬案为例,判决书显示原告李某(出生于1993年)2021年4月开始在浏阳某口腔机构从事口腔医生工作,约定月薪58000元人民币!

28岁的牙医月薪就高达58000元,如果牙科暴利论确实不成立,那只能说贫穷限制了小编的想象力。

如果说不签劳动合同、不为医生缴纳社保和拖欠工资是机构罪有应得,那关于加班工资的和绩效工资的认定矛盾就有成为常态化趋势。

这也和民营口腔劳动市场的特色有关,即牙科高度市场化,医疗大多又难以避免加班和节假日轮班,民营牙科的医生薪资和工作量高度相关,如果合同里没有详细规定,那绝多数的小型口腔机构和雇佣的牙医各自解读后发生矛盾就成了常态。

行业戏言中国牙科行业的基本国情是“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需求和牙医少、好牙医更少的矛盾”,而牙医和民营口腔机构的基本矛盾就是劳动合同规定不清各自解读的矛盾,最后只能对簿公堂,不得不说这是行业的悲哀。

关于冬奥会你不知道的是:为什么冬奥会的冰球馆里会有牙科诊所?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赵建通、赵旭、董意行)场上风驰电掣,气氛热血沸腾,冰球比赛素来极具对抗性、观赏性,是冬奥会上场面最激烈的项目之一。比赛进行时,硬质橡胶材质的冰球最高飞行时速可超过180公里,运动员滑行时速也会超过50公里,因此运动员必须身着护具,而口腔和牙齿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11月13日,“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决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突然飞来的冰球、对手或者队友的球杆、滑行摔倒时的撞击,如果没有头盔上笼式面部全覆盖的防护罩,这些都可能导致一位冰球运动员口腔和牙齿受难。

根据《国际冰球联合会官方冰球规则2021-2022》,女子运动员以及18岁以下青少年运动员必须要装备带面部笼式防护罩的头盔,这种头盔可以有效阻挡冰球以及球杆对面部的撞击伤害;而成年男子运动员在规则内对头盔面罩的选择则有三种。一些男子冰球运动员(多为职业或精英运动员)为了追求视野开阔以及对球路更好的判断,会选择暴露嘴部的半面盔。这种半面头盔往往就是顶级赛事的冰球馆里需要有牙医的原因。

据业内医疗专家介绍,如今几乎所有国际级、国家级的冰球比赛,都会被要求配备牙科治疗室作为赛事医疗保障。在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中,甚至各个队伍均会配备一名全职牙医随队征战。

五棵松体育中心牙科诊室。樊迪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和部分男子冰球比赛将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在距离冰球场地仅35米处,有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牙科诊室,作为冬奥会医疗保障服务的一部分,正在静待冬奥会开幕。

“我们这里有两个医疗室,一个是普通诊室,另外一个医疗室就是牙科诊室和外伤处置室了。”场馆医疗领域的经理樊庆边走边告诉记者。推开门,记者看到,25平方米的医疗室被划分成两个区域,里面12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就是牙医室。

这个诊室其实是把医院的口腔科搬到了场馆里来,赛时会有两名牙科医生和两名牙科护士为运动员提供口腔治疗服务。据了解,诊室里的牙医治疗椅来自意大利,是半年前定制的,牙椅上专门的面屏可以为医生提供保护,以免受到喷溅影响。这间牙科诊室还对废气和废水无害化排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安装了隐蔽的隔断门,有助于减少潜在疫情扩散的可能性。

五棵松体育中心牙科诊室。樊迪摄

比赛期间,如果运动员牙齿受伤,处理流程是什么呢?

樊庆介绍说:“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对抗过程中发生冲撞受伤后,我们场地上的一组医生会进行一个初步判断,如果是运动员口腔牙齿受伤了,他会第一时间通过手台呼叫我们的牙医。运动员在清醒的状态下来到牙医室,牙医会进行初步判断,比如说牙断了或者裂了的这种情况,肉眼上能看到。然后第一时间在场馆医疗CT车上做CT扫描,口腔医生会进行缝合止血。如果比较重,可能在这个条件下就做不了更多的处理,尤其是需要做一些手术时,就会呼叫场馆里的救护车转运到定点专科医院。”

据介绍,目前五棵松体育中心提供的医疗服务已经达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冰球联合会要求的世界级赛会医疗保障水平。樊庆说:“赛时五棵松医疗服务团队将会有104名工作人员,在场馆医疗和防疫副主任直接领导下密切合作,保障赛事安全、平稳、顺畅地举办。”

来源: 新华社

玉皇顶医院口腔科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完成了口腔下半部的即刻种植修复

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李凌峰

从种植义齿到修复需要多长时间?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 用下半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给出了答案——四个小时。

“以患者主诉为中心,这台手术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科室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更是团队合 作的典型案例。”口腔科主任王升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牙齿是一个人的‘门面’。 按照‘惯例’,种牙前需要的3-6个月牙槽骨修复期,再加上后期漫长的种植修复过程,不仅 极大地考验着患者的耐力,也让患者的花销不断攀升。然而毓璜顶医院口腔科开展的即刻种 植即刻修复极大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也省去了不少花销。”

近几年,随着种植牙技术的飞速发展,毓璜顶医院口腔科引进了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种植牙系 统,拥有先进的种植手术室。“如今,我们每年都能让数百市民拥有一口漂亮坚固舒适的牙 齿。”王升志说。

遇车祸,牙齿所剩无几求助专家

回忆起今年4月4日出的那场车祸,患者李先生至今心有余悸。那晚,他骑着摩托车遭遇车祸 ,致创伤性脾破裂、盆腔积液、肋骨骨折,右侧眶骨骨折、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上颌窦 骨折伴创伤性牙齿脱落、面部软组织挫伤等严重的颅颌面复合伤。

情况危急,由急诊转来毓璜顶医院的李先生先后于肝胆外科及神经外科进行抢救治疗。

5月16日,经过大外科的精心救治,李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转入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进 行治疗。当时,患者的许多牙齿已经脱落,剩余牙齿几乎全部松动三度以上,影像学检查显 示:患者鼻骨、鼻中隔、双侧上颌窦诸壁、右侧眼眶内侧壁、右侧蝶骨翼突多发骨折。由于 严重的颅颌面外伤及其先天原因,其上颌牙槽骨严重缺损;又因为距离发生外伤的时间较久 ,许多骨折部位已经错位愈合,导致其口腔功能尤其是咀嚼功能严重受损。因此,李先生受 伤以来一直进食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强烈希望这种状况能够尽快得到改善。

患者术前曲面断层片

种植牙术后曲面断层片

鉴于以上情况,经过科室对此病例的反复讨论,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程度以及诉求和预后因 素,建议其外请专家或去外地治疗。可由于疫情原因,专家无法抵达烟台,李先生也没办法 去外地做进一步治疗。在与王升志及其团队沟通后,李先生表现出对王升志及其团队的信任 ,希望由王主任为他进行治疗。“一切都要以患者主诉为中心,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所提要 求。”王升志说,“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经与省内外专家的远程会诊,认为 上颌已不适宜种植治疗,决定对下颌进行种植手术。

四小时,团队作战成就经典范例

“创伤导致的骨折加上多颗牙齿松动的术后重建和恢复,从专业角度来说,手术条件都是很 差的。”王升志做了个比喻,“就像盖房子,桩松动了,地基就无法稳固,更别说再此基础 上盖楼了。桩不牢固,要往里灌浆,或寻找其他手段。这类情况,一般医院通常会采取3—6 个月的调整再进行修复。”

但本着让患者少遭罪,快恢复的决心,在同口腔门诊副主任医师徐慧、口腔门诊主治医师王 晓萍等团队成员讨论后,王升志决定对患者进行“下半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可这种手 术存在失败的概率。困难重重不能成为“借口”,“零失败率”是王升志向手术团队下达的 死命令。

王升志(左2)团队为患者检查种植牙

6月5日,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王升志及其团队放弃休息,打响了这场口腔“修复战”。说 起这场战役,徐慧满怀敬佩,“拔除12颗牙,植入6颗种植钉,自体骨回填加上严密缝合,王 主任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下颌拔牙术、根尖搔刮术、牙槽骨修整术和牙种植术,而接下 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则由我们的修复团队为患者进行椅旁的种植义齿制作。”短短四个小 时,患者就拥有了半口坚固美观的义齿,并且当天就能够正常进食,王升志和他的团队用精 湛的医术又一次征服了患者。

三天后,患者顺利出院,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新牙”,李先生感激不已,“真不知道还能说 什么了,该夸的,该感谢的,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每次看到王主任,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感 激。”他说,“半年后,我还会回来,进行上半口的修复。”

种植牙即刻修复后口内照片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王升志表示,“一台手术的成功,需要外科医生、修复科医师及口 腔技师三方合作。一方面是以修复为导向的‘术前种植设计’,另一方面是术中微创、精准 化的种植体植入,还有就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现场制作临时义齿。”四个小时,毓璜顶医 院口腔科用团队配合成就了一场经典“战役”。

勇登攀,昔日先行者如今定海针

在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记者看到了一块刻有“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单位”的 匾额,这是2017年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亲自向科室 颁发的。

据了解,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旨在开展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结合转化医学的基 础研究,寻找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早期诊断方法。毓璜顶医院顺利获得国家级研究中心 联合单位资格,和毓璜顶医院的整体实力以及口腔科这几年的成果密不可分。

王升志主任(右一)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其实早在2013年年底,经过全省近百家口腔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口腔科的激烈角逐,烟台毓 璜顶医院口腔科就创下了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称号,成为全省十大“佼佼者”之一。

从省重点到国家层面的升级,作为口腔科团队的领头人,王升志说这是荣誉,是褒奖,更是 鞭策和激励,这都将成为口腔科全新的开始。作为烟台种植牙的先行者,王升志用不断探索 和坚持,造就着一段段医患佳话,而他也在不断登攀医学高峰的同时,成为科室的定海神针 。

明代医学家赵献可曾在《医贯》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世,道 则流芳千古。“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为患者医治病痛,疗愈心灵是我们的初心 。默契的团队协作是我们的坚实地基。”王升志说。

专家简介:

王升志,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抗 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 医师协会口腔颌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口腔医学会种植分会常委。从事口腔颌面外科 工作36年,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及器官缺损的功能修复重建,严重颅颌面创伤的 诊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1994年就参加了原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举办的口腔种植学 习班,擅长全口及半口牙齿缺失的即刻种植修复,尤其是口腔颌面部外伤所致的多牙缺失的 种植修复。